正确答案:

发色底物法

D

题目: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

解析:D1.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包括凝固法(也称为生物学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学法(又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2.免疫学法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3.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分为活性测定和抗原测定。活性测定通常用发色底物法,其原理为在受检血浆中加尿激酶和发色底物,受检血浆中的纤溶酶原在尿激酶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生成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活性。纤溶酶原抗原测定通常采用免疫学方法。 4.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分为活性测定和抗原测定。活性测定通常用发色底物法,其原理为在受检血浆中加尿激酶和发色底物,受检血浆中的纤溶酶原在尿激酶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生成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活性。纤溶酶原抗原测定通常采用免疫学方法。 5.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发色底物法;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免疫学方法。AT-Ⅲ抗原和AT-Ⅲ活性以同时测定为佳。临床意义:①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②AF-Ⅲ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6.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发色底物法;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免疫学方法。AT-Ⅲ抗原和AT-Ⅲ活性以同时测定为佳。临床意义:①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②AF-Ⅲ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题库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zc.com/answerpev9r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推荐阅读
    @2019-2027 紫学网 www.51kaozc.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1